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卷阅读_130(3 / 4)
青竹从小跟在赵九福身边长大,他原本不是多么机灵的人,但多年以来赵九福用心教导,倒是也成了左膀右臂,每年回乡的时候,青竹是不能走的,他得留下来处理京城这边的事情。
赵九福一听倒是也惊讶,皇帝可不是个喜欢折腾人的性子,这些年宫宴很少举行,除了大节之外通常都是皇家人自己开心开心。
一般来说,一直到元宵节结束衙门重启之时,皇帝都不会特意召见大臣,当然,大年初一的赏赐除外,这代表的是荣耀。
赵九福一听也顾不得其他,跟严玉华交代了一声就直接上了马,一边往城中走,一边问道:“来人可交代了是什么事情?”
京城的天气还冷的很,但青竹却出了满头的冷汗,连声说道:“不知,只是昨晚就有公公来问过大人是否回来,近日又有公公过来,一日竟来了三次询问,只说大人回来的话立刻进宫面圣,不要耽搁。”
赵九福心中更加觉得奇怪,微微皱了眉头问道:“我离开京城这些日子,宫中可有其他的消息传出来?”
青竹左思右想,还是无奈说道:“并无,还是跟往年一般,太后去世之后,陛下和皇后似乎也不爱热闹,也从未听说过其他。”
老太后在的时候,皇帝为了照顾亲娘还愿意弄一个热热闹闹的宫廷夜宴,但三年之前老太后就去了,去世之后皇帝就显得越发的清心寡欲了,他摆出这个样子,后宫就算是有娘娘喜欢热闹,也不敢开口说出来,一个个的也都说自己爱清静。
说起来,三年前老太后去世之后,连带着文武百官世家大户的老头老太都跟着一道儿去了不少,严玉华的祖母严老夫人,就是在给太后守灵的时候受了寒气,此后一直不大好,熬了一年还是熬不过去了,当时严玉华伤心欲绝。
生老病死是世间最难熬的事情,谁也无法阻挡岁月的脚步,即使赵九福身上的灵泉长寿丹不少,也拦不住已经油尽灯枯的身体。
严老夫人去世前那些年,其实一直也有在使用长寿丹的,但岁数到了就只能到了,除非赵九福狠狠心拿出逆天的灵丹来,不然是无法阻止的。
正因为如此,虽说他每年回家的事情被人非议,赵九福还是坚持如此,因为他知道爹娘看似长寿,但日子还是过一天少一天。
话说回来,赵九福也有些猜不透皇帝的用意,就如几年之前李松仁告老还乡,赵九福却向皇帝拜求去工部,最后却阴差阳错的成了工部尚书。
当年皇帝愿意让自己的亲舅舅挪位置,虽说大家都觉得户部尚书的位置比工部尚书好很多,但吕靖在工部多年,几乎可以说对工部了若指掌,而进了户部他还得从头开始。
但皇帝还是这般的安排了,那时候赵九福心中也是感激的,这一份信任和重视,是作为臣子求而不得的,而他却从皇帝这边体会到了。
一直到进入皇宫,赵九福还是没想到皇帝为何急召自己觐见,按理来说过年的这段时间,也是皇帝最为放松的一段时间才是。
等进入殿中看见皇帝,赵九福倒是吓了一跳,只是短短半个多月不见,皇帝的脸色带着一丝青白,竟是有一种当年重病未愈的感觉。
赵九福下意识的拧着眉头,开口问道:“微臣参见陛下,陛下身体可是有恙?”
皇帝只是摆了摆手,自顾自在窗边的榻上坐下,指了指对面已经准备好的茶壶。赵九福也没有心急追问,走过去慢慢的泡好了一杯茶。
一直到喝完了三杯茶,皇帝才终于开口了:“明鹿,你说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赵九福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发问,只得如实说道:“陛下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从不奢侈浪费,在陛下的手中,大周朝蒸蒸日上,百姓们安居乐业,虽不能说百姓心满意足,但富裕之地,百姓们衣食无忧,贫贱之所,百姓们也多能饱腹,这是古往开来绝难见的。”
“如今大周政简刑清、爱恤名命、睦邻安边、省刑减赋,依微臣看,陛下这般的君王若是不能称为好皇帝,那即使是尧舜禹也担负不了这三个字了。”
赵九福这番话说得真心实意,说句实在话,当年他在户部为大周赚钱,大部分皇帝都会喜欢,但这些年他在工部通常是花钱,花费的地方还是许多人觉得无用之地,但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光是这一点就极为难得。
正因为皇帝站得高看得远,知道赵九福看似兴师动众花费钱财的工期,一个个完成之后能给大周朝注入新的生命,所以才会支持下来。
不说旁的,这几年百姓们种田的速度和开荒的面积都大大的增加,还不是工部日夜操劳折腾出各种工具来,更别提修建的水渠和道路能富裕多少地区了。
听了赵九福的话,皇帝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但喝了一口茶之后还是感慨的说了一句:“是啊,朕或许是一个好皇帝,却注定不是个好父亲,这一点,朕不如先帝。”
赵九福心思一动,便知道此次的事情恐怕是因为后宫的几位皇子而起的,说起来如今大皇子已经快弱冠,这般的年纪自然已经是成人,一些原本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也不得不想了。
不过皇帝说自己不如先帝,赵九福却是不赞同的,先帝或许在皇帝面前当过一段时间的慈父,但晚年的时候却优柔寡断,扶持幼子,以至于最后闹出动乱来,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在先帝的眼中儿子是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却是自己的皇位。
“陛下一直疼爱几位皇子,多加教导,怎么会不是个好父亲?”赵九福说道。
皇帝却摇了摇头,看着赵九福说道:“朕听闻明鹿教子,每日必定早起陪伴练拳,每晚必定考校功课,这才有令郎未满弱冠即名满京城的今日。” ↑返回顶部↑
赵九福一听倒是也惊讶,皇帝可不是个喜欢折腾人的性子,这些年宫宴很少举行,除了大节之外通常都是皇家人自己开心开心。
一般来说,一直到元宵节结束衙门重启之时,皇帝都不会特意召见大臣,当然,大年初一的赏赐除外,这代表的是荣耀。
赵九福一听也顾不得其他,跟严玉华交代了一声就直接上了马,一边往城中走,一边问道:“来人可交代了是什么事情?”
京城的天气还冷的很,但青竹却出了满头的冷汗,连声说道:“不知,只是昨晚就有公公来问过大人是否回来,近日又有公公过来,一日竟来了三次询问,只说大人回来的话立刻进宫面圣,不要耽搁。”
赵九福心中更加觉得奇怪,微微皱了眉头问道:“我离开京城这些日子,宫中可有其他的消息传出来?”
青竹左思右想,还是无奈说道:“并无,还是跟往年一般,太后去世之后,陛下和皇后似乎也不爱热闹,也从未听说过其他。”
老太后在的时候,皇帝为了照顾亲娘还愿意弄一个热热闹闹的宫廷夜宴,但三年之前老太后就去了,去世之后皇帝就显得越发的清心寡欲了,他摆出这个样子,后宫就算是有娘娘喜欢热闹,也不敢开口说出来,一个个的也都说自己爱清静。
说起来,三年前老太后去世之后,连带着文武百官世家大户的老头老太都跟着一道儿去了不少,严玉华的祖母严老夫人,就是在给太后守灵的时候受了寒气,此后一直不大好,熬了一年还是熬不过去了,当时严玉华伤心欲绝。
生老病死是世间最难熬的事情,谁也无法阻挡岁月的脚步,即使赵九福身上的灵泉长寿丹不少,也拦不住已经油尽灯枯的身体。
严老夫人去世前那些年,其实一直也有在使用长寿丹的,但岁数到了就只能到了,除非赵九福狠狠心拿出逆天的灵丹来,不然是无法阻止的。
正因为如此,虽说他每年回家的事情被人非议,赵九福还是坚持如此,因为他知道爹娘看似长寿,但日子还是过一天少一天。
话说回来,赵九福也有些猜不透皇帝的用意,就如几年之前李松仁告老还乡,赵九福却向皇帝拜求去工部,最后却阴差阳错的成了工部尚书。
当年皇帝愿意让自己的亲舅舅挪位置,虽说大家都觉得户部尚书的位置比工部尚书好很多,但吕靖在工部多年,几乎可以说对工部了若指掌,而进了户部他还得从头开始。
但皇帝还是这般的安排了,那时候赵九福心中也是感激的,这一份信任和重视,是作为臣子求而不得的,而他却从皇帝这边体会到了。
一直到进入皇宫,赵九福还是没想到皇帝为何急召自己觐见,按理来说过年的这段时间,也是皇帝最为放松的一段时间才是。
等进入殿中看见皇帝,赵九福倒是吓了一跳,只是短短半个多月不见,皇帝的脸色带着一丝青白,竟是有一种当年重病未愈的感觉。
赵九福下意识的拧着眉头,开口问道:“微臣参见陛下,陛下身体可是有恙?”
皇帝只是摆了摆手,自顾自在窗边的榻上坐下,指了指对面已经准备好的茶壶。赵九福也没有心急追问,走过去慢慢的泡好了一杯茶。
一直到喝完了三杯茶,皇帝才终于开口了:“明鹿,你说朕是不是一个好皇帝?”
赵九福不明白他为何如此发问,只得如实说道:“陛下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从不奢侈浪费,在陛下的手中,大周朝蒸蒸日上,百姓们安居乐业,虽不能说百姓心满意足,但富裕之地,百姓们衣食无忧,贫贱之所,百姓们也多能饱腹,这是古往开来绝难见的。”
“如今大周政简刑清、爱恤名命、睦邻安边、省刑减赋,依微臣看,陛下这般的君王若是不能称为好皇帝,那即使是尧舜禹也担负不了这三个字了。”
赵九福这番话说得真心实意,说句实在话,当年他在户部为大周赚钱,大部分皇帝都会喜欢,但这些年他在工部通常是花钱,花费的地方还是许多人觉得无用之地,但皇帝还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光是这一点就极为难得。
正因为皇帝站得高看得远,知道赵九福看似兴师动众花费钱财的工期,一个个完成之后能给大周朝注入新的生命,所以才会支持下来。
不说旁的,这几年百姓们种田的速度和开荒的面积都大大的增加,还不是工部日夜操劳折腾出各种工具来,更别提修建的水渠和道路能富裕多少地区了。
听了赵九福的话,皇帝的心情似乎好了许多,但喝了一口茶之后还是感慨的说了一句:“是啊,朕或许是一个好皇帝,却注定不是个好父亲,这一点,朕不如先帝。”
赵九福心思一动,便知道此次的事情恐怕是因为后宫的几位皇子而起的,说起来如今大皇子已经快弱冠,这般的年纪自然已经是成人,一些原本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也不得不想了。
不过皇帝说自己不如先帝,赵九福却是不赞同的,先帝或许在皇帝面前当过一段时间的慈父,但晚年的时候却优柔寡断,扶持幼子,以至于最后闹出动乱来,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证明,在先帝的眼中儿子是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却是自己的皇位。
“陛下一直疼爱几位皇子,多加教导,怎么会不是个好父亲?”赵九福说道。
皇帝却摇了摇头,看着赵九福说道:“朕听闻明鹿教子,每日必定早起陪伴练拳,每晚必定考校功课,这才有令郎未满弱冠即名满京城的今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