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八二_分卷阅读_206(3 / 4)
许然和路晁大笑,他们太清楚舒雨隐藏在这句话背后的调侃了。
很多人,尤其是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因为身处公司的平台,又有公司打造好的硬件环境和渠道,出去不管办什么样的事,总会相对方便一点。
于是有些人,想当然的将公司提供的优势,统统当成自己的能力。于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不切实际的认知,等他再换一次工作,或是自己创业的时候,才会发现,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牛,他们不愿意回国,那也只能祝他们好运。
“关于代工的事,开一次高层会议,你和我一起出席。”
高层管理必须得清楚公司做出的决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还有老板的支持力度。否则,就有可能因为理解的不到位,在心里产生质疑,然后进一步导致工作上的配合度不够。
无论你怎么定kpi,员工真心愿意去配合做好一件事,跟不真心配合,哪怕都能完成kpi,也一定会损耗。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只要一个团队,就必须得统一思想。思想不统一,行动力越强,散架越快。
“没问题。”许然应声答应下来。
郁远志和马丁聊的很愉快,马丁多次打探新型面料,以及莉莉丝有没有进入运动品牌的想法。郁远志都用太极手法,给绕到别的问题上,等马丁想起来,才发现话题已经过了十万八千里。重新找回来又不合适,只能继续等待时机。
“这个代工价已经很合适了,加上运费,都比你们在美国工厂代工低三成。虽然我可以给你们再降低价格,但那势必要降低品控,甚至在交货周期上有更高的包容性。中国有句老话,又想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
马丁激动的手势都做出来了,“品控和交货时间,必须保证,绝对不能打任何折扣。”
“所以你看,一分钱一分货。我们也希望和你们这样的大厂合作,但一分钱不赚的生意,意义何在呢?当然,深城也有很多其他的工厂,但我相信您转过一圈,最后还是会来找我们。你们想要的是质量有保证的产品,而不是仅仅是价格,对吗?”
郁远志在美国工作几年,对这些大品牌的想法门清儿,牢牢抓住马丁的命门,拼命强调质量。
马丁也很头痛,确实,他不止和莉莉丝一家谈判,别的工厂他也去看过。虽然说一个便宜三个爱,但如果质量出问题,甚至交货周期出问题,哪怕再便宜也没用,他一定会被公司股东撕成碎片。
况且,莉莉丝的服装一直在美国销售,从来没有听说过质量问题。
“那付款方式?”
等好不容易谈完这一单,郁远志终于有闲心坐下来喝杯咖啡。期间接到一个老同学打来的电话,沮丧的声音,几乎要从电话线里溢出来。
“我准备回美国了,不是人人都有你那么好的运气。”
郁远志的好心情受到影响,安慰几句,说好了到深城转机的时候,两个人见一面。同为留学生,同为在美国工作多年的管理型人才,这期间并不是没有人回国。
只是,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却黯然离场。
国内的公司,几乎都出生于蛮荒,经历的是野蛮生长,到了讲规矩的时候,老板环视一圈,发现身边只有跟自己一样的土老冒。顿时感觉到了危机,开始四处找管理型的人才给他们号脉抓药一条龙服务。
至于钱,土大款有的是,最不怕的就是花钱。
可最后的结果,却是一言难尽。
不是老员工各种作妖,赶走空降的管理层,最后再和公司抱团一起死。就是招进来的管理人才,本来就不行,又爱大刀阔斧,然后直接把公司给玩死的。
想想这些公司的老员工,个个是老板的亲戚,同乡,同学。哪怕他们鼠目寸光,哪怕他们已经判断不了大势,但他们对公司有功劳有苦劳,你一个外人怎么比。
今天这个去老板面前说一句坏话,明天那个去老板面前进一句馋言。最后老板会相信谁,还用说吗?
各种抱团宁愿损失公司的利益,也要把新人赶走,老板能怎么办,挥泪斩马谡呗。心里想着这个不行,等段时间再换一个,然后基本上就没有然后了。
还有一些老板很坚决的,请来外头的管理型人才,力挺改革。但国外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美国的管理制度,照搬全抄,一定会水土不服。
如果你还意识不到水土不服的问题硬推,不行就把以前的全盘推翻,玩休克疗法。结果能做事的老员工跑了,新来的只有一肚子理论,却没法完成实践。最后从休克到死亡,走的特别安详。 ↑返回顶部↑
很多人,尤其是在大公司工作的员工,因为身处公司的平台,又有公司打造好的硬件环境和渠道,出去不管办什么样的事,总会相对方便一点。
于是有些人,想当然的将公司提供的优势,统统当成自己的能力。于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了不切实际的认知,等他再换一次工作,或是自己创业的时候,才会发现,同一件事,同一个人,最后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牛,他们不愿意回国,那也只能祝他们好运。
“关于代工的事,开一次高层会议,你和我一起出席。”
高层管理必须得清楚公司做出的决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还有老板的支持力度。否则,就有可能因为理解的不到位,在心里产生质疑,然后进一步导致工作上的配合度不够。
无论你怎么定kpi,员工真心愿意去配合做好一件事,跟不真心配合,哪怕都能完成kpi,也一定会损耗。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只要一个团队,就必须得统一思想。思想不统一,行动力越强,散架越快。
“没问题。”许然应声答应下来。
郁远志和马丁聊的很愉快,马丁多次打探新型面料,以及莉莉丝有没有进入运动品牌的想法。郁远志都用太极手法,给绕到别的问题上,等马丁想起来,才发现话题已经过了十万八千里。重新找回来又不合适,只能继续等待时机。
“这个代工价已经很合适了,加上运费,都比你们在美国工厂代工低三成。虽然我可以给你们再降低价格,但那势必要降低品控,甚至在交货周期上有更高的包容性。中国有句老话,又想马儿跑的快,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是不可能的。”
马丁激动的手势都做出来了,“品控和交货时间,必须保证,绝对不能打任何折扣。”
“所以你看,一分钱一分货。我们也希望和你们这样的大厂合作,但一分钱不赚的生意,意义何在呢?当然,深城也有很多其他的工厂,但我相信您转过一圈,最后还是会来找我们。你们想要的是质量有保证的产品,而不是仅仅是价格,对吗?”
郁远志在美国工作几年,对这些大品牌的想法门清儿,牢牢抓住马丁的命门,拼命强调质量。
马丁也很头痛,确实,他不止和莉莉丝一家谈判,别的工厂他也去看过。虽然说一个便宜三个爱,但如果质量出问题,甚至交货周期出问题,哪怕再便宜也没用,他一定会被公司股东撕成碎片。
况且,莉莉丝的服装一直在美国销售,从来没有听说过质量问题。
“那付款方式?”
等好不容易谈完这一单,郁远志终于有闲心坐下来喝杯咖啡。期间接到一个老同学打来的电话,沮丧的声音,几乎要从电话线里溢出来。
“我准备回美国了,不是人人都有你那么好的运气。”
郁远志的好心情受到影响,安慰几句,说好了到深城转机的时候,两个人见一面。同为留学生,同为在美国工作多年的管理型人才,这期间并不是没有人回国。
只是,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却黯然离场。
国内的公司,几乎都出生于蛮荒,经历的是野蛮生长,到了讲规矩的时候,老板环视一圈,发现身边只有跟自己一样的土老冒。顿时感觉到了危机,开始四处找管理型的人才给他们号脉抓药一条龙服务。
至于钱,土大款有的是,最不怕的就是花钱。
可最后的结果,却是一言难尽。
不是老员工各种作妖,赶走空降的管理层,最后再和公司抱团一起死。就是招进来的管理人才,本来就不行,又爱大刀阔斧,然后直接把公司给玩死的。
想想这些公司的老员工,个个是老板的亲戚,同乡,同学。哪怕他们鼠目寸光,哪怕他们已经判断不了大势,但他们对公司有功劳有苦劳,你一个外人怎么比。
今天这个去老板面前说一句坏话,明天那个去老板面前进一句馋言。最后老板会相信谁,还用说吗?
各种抱团宁愿损失公司的利益,也要把新人赶走,老板能怎么办,挥泪斩马谡呗。心里想着这个不行,等段时间再换一个,然后基本上就没有然后了。
还有一些老板很坚决的,请来外头的管理型人才,力挺改革。但国外的管理制度,特别是美国的管理制度,照搬全抄,一定会水土不服。
如果你还意识不到水土不服的问题硬推,不行就把以前的全盘推翻,玩休克疗法。结果能做事的老员工跑了,新来的只有一肚子理论,却没法完成实践。最后从休克到死亡,走的特别安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