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如意门闯六零年代_分卷阅读_100(3 / 4)
“这样吧,约翰,下个星期三会有一场面试,你让你朋友准备一下,到时候直接过来面试吧。相关事宜会有人事部的冯部长负责,我会跟他打声招呼,你尽快把简历资料交过去吧。”龚叔叔翻开记事簿,龙飞舞凤地写明情况,把纸条递给了约翰。
身后,约翰自然是感激不尽,一个劲地说谢谢。
龚叔叔对这项安排却还是有点迟疑:“虽然我们华人不太看重这事,可这边毕竟有很多米国人,事情如果闹起来,对公司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嗨,龚叔叔,我们这又不是公务员,fbi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我们身上。”文岚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估计以后少不了还是要跟米国警察打交道的。不过,因为米国的规定是社区警力只维护本社区的安全,现在整个小镇就我们一家独大,基本上现在警察和火警都靠我们养着。就算闹起来,也自然有人把他们摁下去了。”
龚叔叔一边走,一边忍不住诉苦:“园子建起来后,他们一个个成了甩手掌柜,借口要开拓市场整天在外面跑。宫伯和崔叔他们年纪大了,很多琐事事情全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累得慌。最近为了招人这事,烦得我头发都掉了不少。这我们华人吧,有能力的语言又不通。本地华裔二代基本都向往纽约那些地方跑,不愿意来我们这乡下地方。其他族群的人,就更难找了。现在不仅公关、广告、营销策划都缺人,就连学校那边的老师都招不够,新建的那个医院更是空了一大半。给钱,居然也招不来人,真是气死我了。”
“慢慢来嘛,你们不是总劝我不要绷得太紧,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新兴的不知名公司,招不来得力的人这个是必然的现象,谁也无法改变。
“真希望你们赶紧长大,能够帮忙接手一部分事情。你瞧瞧,我这头发都白了,那天我闺女一边帮我拔白头发,一边偷偷跟她妈妈说老了,头都秃了。哎呦,你说那傻孩子,要说也得背着点呀,都让我听见了,偏我还得憋着。”
龚叔叔一路絮絮叨叨的,根本没把文岚当成小孩子,径直诉说着最近营运上遇到的问题。
去年,文岚拿“零花钱”买了一些航空股,大赚了一笔。
“零元抢购”热时,文岚力排众议买下的产业,在事态逐渐恢复后价格立刻翻了番。
身怀巨资却又极度自律的文岚,成了众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却渐渐被人当成了成人对待。
文岚和她身边的人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日益习以为常。
一行人一路走,一路就如何吸引人才展开头脑风暴,花样百出,笑果不断。
本来只作为一时好意的帮助威廉的行动,日后换来的回报远超人们的想象。
不仅威廉及其朋友们极其忠诚,不为其他公司的高官厚禄所动。日后,更是吸引了不少受歧视受排挤的天才们、杰出女性和“少数派”们积极参与公司建设,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
就连偏左的民主党人士、无党派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们,对这家崛起于加州小镇的公司青眼相加,明里暗里地予以照顾。
没人知道,这一切的开始,只是因为文岚的一时善念,只是因为龚总苦于招不到优秀的人才而稍微松了松手。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以前以为国人恐同,后来看多了古代笑话集和明清、民国时期的故事后,才发现我实在是孤陋寡闻了。
明清时期,福建一带的契兄契弟现象居然是公然被家人接受的事情。
民国事情,戏剧圈里面的故事更是不可胜数。
☆、三顾茅庐
在穗市,同样的情况也在发生着。
愿意干活的人,多不胜数,可是稍高学历或值得进一步培养的人才却屈指可数。
至于能臣善将,则是如同大海捞针,万里难选一。
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只想进去国企公司而不愿意进入私企工作,因为大家会担心工作环境,也害怕收入不稳定。
另一方面,因为长期重理轻文缺乏系统性培养,管理型人才寥寥无几,适合现代化管理的企业管理人才更是如同大海捞针。
崔伯伯那边的解决方案是从香港直接调派人手,与本地重金聘请的管理人员相互搭配工作,自己则不定时过来坐镇掌控大局。如此一来,虽然依然无法避免港派人士的水土不服问题,但工厂终究还是能够磕磕碰碰地走了下去。
可惜,关氏兄妹毕竟脱离金家已久,根基浅,没有自己的嫡系人马。即便是在香港见过的金氏集团的工作人员,对他们也是表面尊重,要说信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情况下,要想新招的港籍管理层以供臂指之用,则纯属妄想。权衡利弊,关氏兄妹只得把这一个选项悄然删去。 ↑返回顶部↑
身后,约翰自然是感激不尽,一个劲地说谢谢。
龚叔叔对这项安排却还是有点迟疑:“虽然我们华人不太看重这事,可这边毕竟有很多米国人,事情如果闹起来,对公司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嗨,龚叔叔,我们这又不是公务员,fbi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我们身上。”文岚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估计以后少不了还是要跟米国警察打交道的。不过,因为米国的规定是社区警力只维护本社区的安全,现在整个小镇就我们一家独大,基本上现在警察和火警都靠我们养着。就算闹起来,也自然有人把他们摁下去了。”
龚叔叔一边走,一边忍不住诉苦:“园子建起来后,他们一个个成了甩手掌柜,借口要开拓市场整天在外面跑。宫伯和崔叔他们年纪大了,很多琐事事情全部压在我一个人身上,累得慌。最近为了招人这事,烦得我头发都掉了不少。这我们华人吧,有能力的语言又不通。本地华裔二代基本都向往纽约那些地方跑,不愿意来我们这乡下地方。其他族群的人,就更难找了。现在不仅公关、广告、营销策划都缺人,就连学校那边的老师都招不够,新建的那个医院更是空了一大半。给钱,居然也招不来人,真是气死我了。”
“慢慢来嘛,你们不是总劝我不要绷得太紧,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新兴的不知名公司,招不来得力的人这个是必然的现象,谁也无法改变。
“真希望你们赶紧长大,能够帮忙接手一部分事情。你瞧瞧,我这头发都白了,那天我闺女一边帮我拔白头发,一边偷偷跟她妈妈说老了,头都秃了。哎呦,你说那傻孩子,要说也得背着点呀,都让我听见了,偏我还得憋着。”
龚叔叔一路絮絮叨叨的,根本没把文岚当成小孩子,径直诉说着最近营运上遇到的问题。
去年,文岚拿“零花钱”买了一些航空股,大赚了一笔。
“零元抢购”热时,文岚力排众议买下的产业,在事态逐渐恢复后价格立刻翻了番。
身怀巨资却又极度自律的文岚,成了众人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却渐渐被人当成了成人对待。
文岚和她身边的人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日益习以为常。
一行人一路走,一路就如何吸引人才展开头脑风暴,花样百出,笑果不断。
本来只作为一时好意的帮助威廉的行动,日后换来的回报远超人们的想象。
不仅威廉及其朋友们极其忠诚,不为其他公司的高官厚禄所动。日后,更是吸引了不少受歧视受排挤的天才们、杰出女性和“少数派”们积极参与公司建设,为公司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
就连偏左的民主党人士、无党派人士和高级知识分子们,对这家崛起于加州小镇的公司青眼相加,明里暗里地予以照顾。
没人知道,这一切的开始,只是因为文岚的一时善念,只是因为龚总苦于招不到优秀的人才而稍微松了松手。
作者有话要说: 我以前以为国人恐同,后来看多了古代笑话集和明清、民国时期的故事后,才发现我实在是孤陋寡闻了。
明清时期,福建一带的契兄契弟现象居然是公然被家人接受的事情。
民国事情,戏剧圈里面的故事更是不可胜数。
☆、三顾茅庐
在穗市,同样的情况也在发生着。
愿意干活的人,多不胜数,可是稍高学历或值得进一步培养的人才却屈指可数。
至于能臣善将,则是如同大海捞针,万里难选一。
一方面是因为大部分的人都只想进去国企公司而不愿意进入私企工作,因为大家会担心工作环境,也害怕收入不稳定。
另一方面,因为长期重理轻文缺乏系统性培养,管理型人才寥寥无几,适合现代化管理的企业管理人才更是如同大海捞针。
崔伯伯那边的解决方案是从香港直接调派人手,与本地重金聘请的管理人员相互搭配工作,自己则不定时过来坐镇掌控大局。如此一来,虽然依然无法避免港派人士的水土不服问题,但工厂终究还是能够磕磕碰碰地走了下去。
可惜,关氏兄妹毕竟脱离金家已久,根基浅,没有自己的嫡系人马。即便是在香港见过的金氏集团的工作人员,对他们也是表面尊重,要说信服,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种情况下,要想新招的港籍管理层以供臂指之用,则纯属妄想。权衡利弊,关氏兄妹只得把这一个选项悄然删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