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我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但更希望有(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反正我也听懂了,玩会儿。
  周末,想去图书馆。
  靠,已经九点了。
  反正还没人起,再睡会儿。
  以前在某个答案里看到过一句话。
  你去山上砍柴,碰到别人放羊,和他开心地聊了很久。
  结果人家的羊倒是吃饱了,而你连一根柴都还没砍。
  每个人的起点不同,出身决定了太多。因此,过上同等质量的生活对应的努力程度,是不一样的!
  想想身边的人,那些在某方面不如你的人,你是不是会有一点心安?有一点优越感?
  但万一他是个富二代呢?万一她有个牛x的爹呢?
  凑在一起挺合适,很符合婚姻的想象。
  我一直不相信有纯凑合结婚的人,你想凑合,那也得对方配合,既然两个人能配合,那多多少少在三观上达成了共识,你们需要这一段婚姻,何来凑合呢,不过就是双方利益最大化的合作。
  很多人自己实力不允许,在能力范围内找到合适的,能驾驭的感情,这本就是一件幸事,怎么能算“凑合”呢。要是真的需要妥协,需要委屈,需要隐忍,触及到自己的利益,很多人早就蹦高了。
  大多数我们看到的凑合,其实是一种生活维稳的美学,在某种意义上,它一定实现了某种平衡,成年人不傻,心里有自己的权衡利弊。恰恰是这种我知道我有什么,我想要什么,你有什么,咱们能换,这种和平的以物易物规则,让两个人更愿意负责,要么物质,要么精神,等价交换。
  婚姻需要的是稳定,稳定交换的能力。
  有些人幸运,因为爱情结婚,因为年龄结婚,因为对方条件不错结婚,因为身边的人都结婚了,着急,然后相亲,稀里糊涂的结了婚,生活也没怎么欺负它,因为物质到位,充了生活的vip,而更多的人,没那么幸运,疲于婚姻,又不敢离开,一点一点被消耗着,没有交换能力的人,能应付一场婚礼,应付不了一场婚姻。
  就算结了婚,每天我们依然会做一些事儿,去交换对方的尊重理解和包容,去交换对方的欢喜默契和妥协,去交换对方的安慰支持和陪伴,谁的交换能力在下降,就意味着会慢慢的不被关注,不被需要,我们都害怕失去平衡。
  2
  交换能力是怎样的能力?
  是我做饭,你刷碗。是我拖地,你给我切个果盘。是我买了一束花送给你,你笑着说好漂亮然后亲了我一下。是我有一天心情很丧,你给我讲了一个笑话。是我失业,你说还有我呢。
  是你给我一个拥抱,是我给你一个肯定的眼神。是你在我最难的日子里说我相信你,是我在你最黑暗的日子里送你一个萤火虫。是你跟我吵架以后,没有找别人倾诉我有多糟糕,是我嘴上抱怨你以后又偷偷的买了你最爱吃的柠檬凤爪跟你道歉。
  是我做的你都需要,是你做的我都好喜欢。
  有一天,我感觉你好像没那么爱我了。
  你忙到不搭理我,你学会了敷衍我,你总是逃避我的问题,我越来越觉得很累。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我错了,那天窗外的雨很大,你在看雨,我在看你,原来我们一直这样啊,你在想办法冲进大雨跑回家,收拾阳台上的衣服,我却拉着你抱怨你,没把一杯奶茶喝干净。你是没有伞需要努力奔跑的人,而我却抱怨你,我请你那么好的奶茶你为什么不喝?
  哪有无缘无故的爱,只不过是我没有能力交换到你的爱。
  3
  那些不合适的婚姻,在生活的一次一次交换中,就分开了。
  妥协不能成为常态,我要的是苹果派,你给的是蛋黄派,偶尔试一下,没关系。你要的是芒果班戟,我非要让你尝试一下榴莲班戟,偶尔试一下,没关系。
  不懂彼此,可以问,不能总猜,不能总试,不能总是指望一次一次蒙混过关,有些小情绪,当事人不说,其实都会慢慢的沉淀在心里,后来,成为吵架的口头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