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沧州的情况和南吴差了很多,沧州各民族杂居,四面临着的地方各具特色,是不可多得的奇地。”此时,汪涵老将军的注意力已经不再是反对南吴改制,而是被明月拐到如何改制。
  “说起沧州的情况,跟南吴倒有些相似。”明月见汪涵的情绪已经不再那么激进,说话的语气又开始变得温和。
  “差的有一些远吧。”就算是江易这个什么都不懂的人,也觉得这两个地方差了很远。
  “当时,沧州也是在薄姬的控制之下,薄姬在那些有很多的隐藏实力。但还是被我和陛下一点点的清除,平定了当地的暴.乱后,开始建设书楼,治理官吏,允许通商,鼓励贸易,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沧州就焕然一新。这结局出来之后,连我和陛下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说起沧州,明月太多的感慨。
  “听说当年明月王是去治理灾情,平定叛乱?”想到民家流传的传奇说法,江易突然对那个地方很感兴趣。
  “什么灾情,不过是人祸罢了。重曦早就不想做他的安乐侯,一心想要叛乱,才整出那么多的事,让那么多的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又让那么多人流离失所。”想到当时在沧州杀了一城的叛贼,明月心中也就只有唏嘘了。
  很多事,必须是真刀真枪的上。
  就算是现在,明月也没法在不见血的情况下,想到很好的解决那个地方的办法。
  改变,就是要改变旧的东西,策立新的事物。
  在改变的过程中,难免要见血。
  “那明月王是怎么说服安乐侯,让他归隐?”就在这个时候,汪涵突然出声了。
  因为,他似乎和重曦,纠结的是同一个问题。
  第255章:诡辩,江山为谁?
  明月听到汪涵如此说,就知道他现在已经不再排斥南吴并入北冥。
  “汪老将军想拥护南吴的正统,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先皇,还是为了将军自己。”明月并没有回答汪涵的问题,而是笑着反问。
  “自然是……为了……百姓安稳,江山社稷。”说到后面的几个字时,汪涵的心揪了一下,说完后,突然笑着释怀了。
  汪涵之所以十分想要江易即位,无非是因为江何的临终嘱托。
  若是老皇帝没有临终托孤,他也不必如此自责。但手持了圣旨,却让他只能站在圣旨持有人的角度考虑。
  若只是因为他自己,他又何必管谁去当皇帝。反正这江山又不是他家的。
  听了明月如此说,汪涵在心中开始暗暗的佩服这个人,如此年青,说话却能一下子抓住问题的关键。汪涵在此之前,从未想到自己可以会改变主意。但他现在真的改变了主意。
  明月见汪涵说话的语气已经有了松动,继而说道。
  “重曦,字和之,封号安乐侯。羲和,羲和,本是安乐祥和的意思。安乐侯一直错解了北冥先太皇的意思,我当时只是给他解释了一下,让他明白他本身责任和存在的意义。安乐侯是个通情理的人,听了我说的话,便遁入空门在,为先太皇念经祈福去了,也算是没有辜负当年先太皇对他的疼爱。只是,北冥正值用人之际,作为北冥为数不多的人才,太皇太后还是以为他能治理一方民众是好,可惜了……”
  明月说话时,看着汪涵,既把当时的一些旧事提了一下,又表达自己另外一层意思。
  重曦是去遁入了空门,但若是汪涵降了,还是造福一方百姓的好。
  “明月王深明大义,安乐侯厌倦红尘,一场兄弟征战如此免除,老夫真是佩服。”汪涵看着明月,语气都是敬佩之意。
  明月虽然说的简单,但两军对垒的时候,明月能不惊动任何人而去了敌方阵营,不管是这能力还是魄力,都让人惊叹。
  兵不刃血,攻心为上,这样的手段和能力,真不像是一个少年能做到的事。
  重曦曾经的处境和汪涵的差不多,两个人都拼死想要守住某些东西,但事实上,他们知道守不住。这样的情况下,能不能让他们放弃,不过是攻陷心防的问题,但明月却是轻而易举的让对方丢盔弃甲。
  “坊间常闻‘明月若在,天下不战归心。’今日,老夫是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了。”汪涵看着明月,心中止不住的赞叹。
  只是一刻钟的时间,汪涵的心境就有了很大的变化,他再次看向明月时,就和刚刚的目光不同。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