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全境平定(8 / 8)
此策万全,利在千秋!
学子们如获至宝,竟不顾身在金銮殿上,就这么跪在御阶下评说了起来。直至御前宫人咳了一声,学子们才觉察出御前失仪,急忙请罪。
甲榜头名的学子情绪激越地问道:“敢问陛下,此策出自哪位大贤之手?”
天子闻言笑了一声,“可别夸她是什么大贤,传到她耳朵里,又该说朕一高兴就寻个名号褒美自家婆娘了。”
这话里的滋味儿不知是斥还是宠,可这话着实听着耳熟,似乎是白卿初至临江茶楼那日,一位周姓的白衣少年说的。
白衣,姓周,敢将皇后说成婆娘……
八位学子忽然间明白了什么,一时间皆怔在御阶下,呆若木鸡。
只听天子道:“赈贷之策出自一女子——当今皇后。”
“……!”
这天,八位学子金殿面圣,意气风发而去,面带愧色而回,一道赈贷新策之论,叫天下学子败得心服口服。
同样是这一天,二十万石仓粮自岭南运抵淮州!
淮州文武同至城门前接收仓粮,别驾曲肃欣喜若狂,不顾官仪扯着刺史刘振的官袖问道:“刺史大人,下官没做梦吧?仓粮到了?二十万石啊!”
刘振苦笑道:“是是是,快接粮吧!”
哪知这话刚说完,曲肃就一回身,背对城门,冲着岭南方向高声拜谢道:“谢皇后娘娘赐粮!”
那天皇后娘娘说要去会一会岭南王,顺道替淮州谋一谋仓粮,本以为此事万难,没想到这才三个月,岭南王死了,仓粮到了,二十万石,一斤不少!
他算是服了!
曲肃癫狂地大笑一声,起身就往城中奔去。
一干州吏愣了愣,刘振在后头喊道:“你去何处?不接仓粮了?”
“刺史大人接吧!下官给商户们请罪去!”曲肃头也不回,话音落下,人已奔得远了。
这天,曲肃回到官邸,脱去官袍,身背荆条,三步一叩,到商户府上还粮请罪。自古民不与官斗,从没听说过官府强收去的粮还有再还回来的,更没听说过州官跪民之事。商户们受宠若惊,看着曲肃赤着的上身清瘦见骨,想起他为官清廉,灾后捐尽家财,八十老娘都跟着吃糠咽菜,再想想去年八月至今淮阳城中所经历的大事,不由感慨。
当天,众商户收下官府还回的粮食,傍晚便齐聚到州衙请愿,愿助官府重建村镇,安置灾民。
淮州大灾至今将近半年,这天终于官民一心,齐力赈灾。
还是这一天,岭南最后一座城池的守将开城献降,岭南全境平定!
是夜,神甲侍卫驰出县城,护卫着凤驾和南图使节团一路往两国边境线而去。 ↑返回顶部↑
学子们如获至宝,竟不顾身在金銮殿上,就这么跪在御阶下评说了起来。直至御前宫人咳了一声,学子们才觉察出御前失仪,急忙请罪。
甲榜头名的学子情绪激越地问道:“敢问陛下,此策出自哪位大贤之手?”
天子闻言笑了一声,“可别夸她是什么大贤,传到她耳朵里,又该说朕一高兴就寻个名号褒美自家婆娘了。”
这话里的滋味儿不知是斥还是宠,可这话着实听着耳熟,似乎是白卿初至临江茶楼那日,一位周姓的白衣少年说的。
白衣,姓周,敢将皇后说成婆娘……
八位学子忽然间明白了什么,一时间皆怔在御阶下,呆若木鸡。
只听天子道:“赈贷之策出自一女子——当今皇后。”
“……!”
这天,八位学子金殿面圣,意气风发而去,面带愧色而回,一道赈贷新策之论,叫天下学子败得心服口服。
同样是这一天,二十万石仓粮自岭南运抵淮州!
淮州文武同至城门前接收仓粮,别驾曲肃欣喜若狂,不顾官仪扯着刺史刘振的官袖问道:“刺史大人,下官没做梦吧?仓粮到了?二十万石啊!”
刘振苦笑道:“是是是,快接粮吧!”
哪知这话刚说完,曲肃就一回身,背对城门,冲着岭南方向高声拜谢道:“谢皇后娘娘赐粮!”
那天皇后娘娘说要去会一会岭南王,顺道替淮州谋一谋仓粮,本以为此事万难,没想到这才三个月,岭南王死了,仓粮到了,二十万石,一斤不少!
他算是服了!
曲肃癫狂地大笑一声,起身就往城中奔去。
一干州吏愣了愣,刘振在后头喊道:“你去何处?不接仓粮了?”
“刺史大人接吧!下官给商户们请罪去!”曲肃头也不回,话音落下,人已奔得远了。
这天,曲肃回到官邸,脱去官袍,身背荆条,三步一叩,到商户府上还粮请罪。自古民不与官斗,从没听说过官府强收去的粮还有再还回来的,更没听说过州官跪民之事。商户们受宠若惊,看着曲肃赤着的上身清瘦见骨,想起他为官清廉,灾后捐尽家财,八十老娘都跟着吃糠咽菜,再想想去年八月至今淮阳城中所经历的大事,不由感慨。
当天,众商户收下官府还回的粮食,傍晚便齐聚到州衙请愿,愿助官府重建村镇,安置灾民。
淮州大灾至今将近半年,这天终于官民一心,齐力赈灾。
还是这一天,岭南最后一座城池的守将开城献降,岭南全境平定!
是夜,神甲侍卫驰出县城,护卫着凤驾和南图使节团一路往两国边境线而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