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不嫁高门_分卷阅读_263(2 / 3)
杨鸿忙道:“林姑娘,你不要多心。你能这么想,在我看来是最好不过了。”
林妙致是忠烈之后,世人必会对她有极高的要求和寄望。若林胜卿的女儿也和寻常坊间百姓一样,不能做到位母守孝三年,必然要招致骂名。而杨鸿将来还要考进士,走仕途,若真娶了个没有为母亲守满孝期的夫人,对他自己也是极为不利的。
林妙致愿意守孝三年,对二人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何况弟弟尸骨未寒,杨鸿近期真是没心思办喜事,哪怕这个喜事是自己的。
只是,他终归还是要问问林妙致的意思,若林妙致更想早日成婚。那只要劝说父母,尽快给杨鹤立了衣冠冢,再过百日后,他也才好放心和她成亲。对他们二人不利什么的,他也就顾不得了。只要林姑娘满意就好。
杨鸿心里的想法很多,但这种时候,却苦于不能明说。真是活见了鬼了。为什么他跟一个喜欢的姑娘谈这些事,竟然如此费力气?费力气也就算了,只怕还说不清楚。
林妙致还是听懂了杨鸿的意思的。既然他能让她照顾他这许多日子,想来是愿意和她在一起的。他不是那种会白白占人家姑娘便宜的人。那么他问这话的意思,莫非是……想知道他要过多久才能娶她?可是他听说,她要为母亲守完孝后才肯嫁人,为何又不失落呢?明明也不急着娶么。竟然还说这样最好不过了……莫非他还想着要为自己的弟弟守孝三年么?没这个道理!那就是为了将来当了官,不会被人拿了他的把柄?
林妙致想着这些事时,杨鸿看她面上阴晴不定,以为她是真的丝毫不懂自己的意思,情急之下,便道:“林姑娘,待你守孝期满后,我便娶你,你嫁我吧?”
不就是向姑娘表明一下心思么,狠狠心,他还是能说出口的。只是说出来后,他还是出了一头汗。他忽然就有些佩服妹妹和妹夫啊。居然能背着长辈私定终身。
☆、第259章 告状(二更)
杨雁回在林妙致离开后,便悄悄来问杨鸿:“大哥,如何了?林姑娘中意你么?”
杨鸿看一眼故作神秘的妹妹,面上颇为好笑,但仍是道:“我问过林姑娘的意思,她是愿意的,只是成亲的日子,要过了孝期。”
杨雁回笑道:“这样不是挺好?林姑娘也是书香门第,父亲又做过小官儿,我想着她也是要守满了孝期才肯嫁人呢。这么做,对她对大哥,都只有好处。只是……林姑娘在余阳,还有别的亲戚长辈么?”
杨鸿道:“没有了。林典史原本就不是余阳人,因他是帮余阳百姓,才会进京吊死在登闻鼓下。朝廷后来知道林典史原籍已经没有什么关系很近的亲人了,所以就将赐给林家的地和宅子选在了余阳。”
杨雁回道:“这么说,林姑娘在祖籍老家也没有亲戚长辈了?”还真是个彻底无依无靠的孤女啊。这么想着,她便道,“我这位新嫂嫂还真是可怜,大哥日后要待人家好一些啊。”
杨鸿忙道:“不许胡说。你这么乱叫,若给林姑娘,她肯定要生气的。”
杨雁回道:“我知道了。哼,就许你们孤男寡女独处,还不许我提前叫一声嫂子了。我走了。”
杨雁回这才又去了爹娘那里。杨崎在后头指挥人开垦菜园子呢,一直不在。因着九儿和林妙致都已经离开了,闵氏便拉了女儿,到她跟前坐着说话。闵氏道:“林姑娘方才跟我说,九儿要走,我劝住了。待她们走了,我才想起来,哎呦,这里是女儿女婿的家,我哪里就好随意做主呢?”
杨雁回道:“娘,你是存心的吧?在女儿这里,你永远都是长辈,都是我娘,您可千万别把自己当客。您想让谁留下,就让谁留下。何况娘也知道,我不愿意让九儿离开吧?娘这是帮了女儿呢。”
闵氏唯有笑:”这丫头,越来越会哄娘高兴了。”
杨雁回瞧着闵氏高兴了不少,便道:“我还有个天大的喜事,要跟娘说说哩。”
闵氏奇道:“什么喜事?”
杨雁回凑到闵氏耳边,小声将方才的事说了。
闵氏大喜,道:“真的?这可真是太好了。若林姑娘……”
杨雁回忙将食指比到唇边:“嘘,娘小声点,仔细给别人听到。”人家是个孤女,无奈之下,也只能自己上阵和男方谈论婚嫁之事了。要杨雁回说么,便是有父母在,这么干也没什么啊。怎奈这世道对女人的要求太多太苛刻啊。
闵氏这才压低了声音道:“我省得,不会大声嚷嚷的。林姑娘是个好姑娘,她若肯嫁你大哥,那可真是喜事一件。”
杨雁回道:“她要给她的母亲也守孝三年呢。”
“应当是,是个孝顺女儿呀。”闵氏道。
杨雁回迟疑片刻,道:“娘,女儿想着,这成亲的事,自然要等到三年后的,可定亲不用啊。要不……咱们……还是给二哥,立个衣冠冢吧……”二哥的事总也不了,杨家人心头便好似总有一件事悬而未决。二哥那边还没着落,又要忙大哥的亲事,似乎有些不妥呢。
闵氏闻言,面上喜色尽去,心下一阵酸楚伤感,道:“鹤儿若是还在,总该给我这当娘的送来个信儿啊。他就是不在了,也该给我托个梦的。可我这些日子,连做梦也没梦见他。只是你大哥才从贵西回来时,那几日,我总梦见他。他站在我跟前,浑身都是血,总跟我喊疼。我说给他上药吧,他就不见了。” ↑返回顶部↑
林妙致是忠烈之后,世人必会对她有极高的要求和寄望。若林胜卿的女儿也和寻常坊间百姓一样,不能做到位母守孝三年,必然要招致骂名。而杨鸿将来还要考进士,走仕途,若真娶了个没有为母亲守满孝期的夫人,对他自己也是极为不利的。
林妙致愿意守孝三年,对二人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
何况弟弟尸骨未寒,杨鸿近期真是没心思办喜事,哪怕这个喜事是自己的。
只是,他终归还是要问问林妙致的意思,若林妙致更想早日成婚。那只要劝说父母,尽快给杨鹤立了衣冠冢,再过百日后,他也才好放心和她成亲。对他们二人不利什么的,他也就顾不得了。只要林姑娘满意就好。
杨鸿心里的想法很多,但这种时候,却苦于不能明说。真是活见了鬼了。为什么他跟一个喜欢的姑娘谈这些事,竟然如此费力气?费力气也就算了,只怕还说不清楚。
林妙致还是听懂了杨鸿的意思的。既然他能让她照顾他这许多日子,想来是愿意和她在一起的。他不是那种会白白占人家姑娘便宜的人。那么他问这话的意思,莫非是……想知道他要过多久才能娶她?可是他听说,她要为母亲守完孝后才肯嫁人,为何又不失落呢?明明也不急着娶么。竟然还说这样最好不过了……莫非他还想着要为自己的弟弟守孝三年么?没这个道理!那就是为了将来当了官,不会被人拿了他的把柄?
林妙致想着这些事时,杨鸿看她面上阴晴不定,以为她是真的丝毫不懂自己的意思,情急之下,便道:“林姑娘,待你守孝期满后,我便娶你,你嫁我吧?”
不就是向姑娘表明一下心思么,狠狠心,他还是能说出口的。只是说出来后,他还是出了一头汗。他忽然就有些佩服妹妹和妹夫啊。居然能背着长辈私定终身。
☆、第259章 告状(二更)
杨雁回在林妙致离开后,便悄悄来问杨鸿:“大哥,如何了?林姑娘中意你么?”
杨鸿看一眼故作神秘的妹妹,面上颇为好笑,但仍是道:“我问过林姑娘的意思,她是愿意的,只是成亲的日子,要过了孝期。”
杨雁回笑道:“这样不是挺好?林姑娘也是书香门第,父亲又做过小官儿,我想着她也是要守满了孝期才肯嫁人呢。这么做,对她对大哥,都只有好处。只是……林姑娘在余阳,还有别的亲戚长辈么?”
杨鸿道:“没有了。林典史原本就不是余阳人,因他是帮余阳百姓,才会进京吊死在登闻鼓下。朝廷后来知道林典史原籍已经没有什么关系很近的亲人了,所以就将赐给林家的地和宅子选在了余阳。”
杨雁回道:“这么说,林姑娘在祖籍老家也没有亲戚长辈了?”还真是个彻底无依无靠的孤女啊。这么想着,她便道,“我这位新嫂嫂还真是可怜,大哥日后要待人家好一些啊。”
杨鸿忙道:“不许胡说。你这么乱叫,若给林姑娘,她肯定要生气的。”
杨雁回道:“我知道了。哼,就许你们孤男寡女独处,还不许我提前叫一声嫂子了。我走了。”
杨雁回这才又去了爹娘那里。杨崎在后头指挥人开垦菜园子呢,一直不在。因着九儿和林妙致都已经离开了,闵氏便拉了女儿,到她跟前坐着说话。闵氏道:“林姑娘方才跟我说,九儿要走,我劝住了。待她们走了,我才想起来,哎呦,这里是女儿女婿的家,我哪里就好随意做主呢?”
杨雁回道:“娘,你是存心的吧?在女儿这里,你永远都是长辈,都是我娘,您可千万别把自己当客。您想让谁留下,就让谁留下。何况娘也知道,我不愿意让九儿离开吧?娘这是帮了女儿呢。”
闵氏唯有笑:”这丫头,越来越会哄娘高兴了。”
杨雁回瞧着闵氏高兴了不少,便道:“我还有个天大的喜事,要跟娘说说哩。”
闵氏奇道:“什么喜事?”
杨雁回凑到闵氏耳边,小声将方才的事说了。
闵氏大喜,道:“真的?这可真是太好了。若林姑娘……”
杨雁回忙将食指比到唇边:“嘘,娘小声点,仔细给别人听到。”人家是个孤女,无奈之下,也只能自己上阵和男方谈论婚嫁之事了。要杨雁回说么,便是有父母在,这么干也没什么啊。怎奈这世道对女人的要求太多太苛刻啊。
闵氏这才压低了声音道:“我省得,不会大声嚷嚷的。林姑娘是个好姑娘,她若肯嫁你大哥,那可真是喜事一件。”
杨雁回道:“她要给她的母亲也守孝三年呢。”
“应当是,是个孝顺女儿呀。”闵氏道。
杨雁回迟疑片刻,道:“娘,女儿想着,这成亲的事,自然要等到三年后的,可定亲不用啊。要不……咱们……还是给二哥,立个衣冠冢吧……”二哥的事总也不了,杨家人心头便好似总有一件事悬而未决。二哥那边还没着落,又要忙大哥的亲事,似乎有些不妥呢。
闵氏闻言,面上喜色尽去,心下一阵酸楚伤感,道:“鹤儿若是还在,总该给我这当娘的送来个信儿啊。他就是不在了,也该给我托个梦的。可我这些日子,连做梦也没梦见他。只是你大哥才从贵西回来时,那几日,我总梦见他。他站在我跟前,浑身都是血,总跟我喊疼。我说给他上药吧,他就不见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