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第100节(3 / 4)
————
这天是周末,毕宇珊回家改善改善伙食,在家里的餐桌边,她忽然听到一阵很欢快的音乐声。
一抬头,就看见屏幕上是一排正在跳舞的火腿肠,富有弹性的红色肉肠摇摇摆摆,形象鲜明而可爱,含肉量高达85%的广告词,仿佛带着直接从屏幕里透出来的肉香气。
“这个状元肠最近卖得可火了,”毕宇珊的妈妈带着抱怨语气说,“你爸爸又拉不下脸去跟别人抢,气得我哟……”
“我一个同学家里好像是这个厂的,”毕宇珊还记得井熙刚开学时候带来的一箱状元肠,“要不要我帮你去问一问。”
“那就太好了,你帮我问问能不能多买点,隔壁你陈阿姨抢到了五根,还特地到我面前炫耀来着,嘁,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她儿子成绩不如咱们家闺女嘛!几根状元肠而已。”
毕宇珊忍不住笑着点头。
这时候,江流肉联厂已经闹翻了天。
谁都没有想到,短短几十秒的广告,效果竟然会这么好。
仓库里成堆的火腿肠库存只用了三天就全部清空,周边的生猪存栏,能收的都收到了,姚厂长只能往其他省跑,试图调到更多的生猪来满足生产。
状元肠生产车间之前已经扩充到30条生产线,可就算三班倒,所有的机器没日没夜的开工,也依然无法满足蜂拥而来的订单。
这时候,再没有人质疑姚厂长的决定了,井媛这个供销部的副主任也成了进货商眼中的大红人,谁都想比别人更早拿到货,甚至还有人直接坐到厂门口哭,说是要是不能把状元肠拉回去,就无颜见家乡父老。
井媛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种景象,所有人都在要货要货要货,好像突然之间,全国就为了一条小小的状元肠疯狂了起来。
事实上不仅仅是状元肠成了抢手货,价格便宜,味道也不差的皮冻肠同样也非常受欢迎,还有香甜的玉米肠,也是许多人青睐的对象。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肉联厂里的相关产品,都彻底卖疯了。
拉货的大车一辆辆的离开,但是后面排队等着的大车依然是一条看不到头的长龙,人们大呼小叫的在厂门口扎着堆,伸着脖子,急切的等待着,而刚下线还热乎乎的新产品,也总是在下一秒就被哄抢一空。
井媛知道,他们厂,这回是真真正正的火了。
————
井熙也突然发现,最近就连最忙的实验室里,也开始聊起了状元肠,甚至还有无聊的科研狗测状元肠和皮冻肠的电导率,也不知道是不是准备往食品专业发展。
状元肠配方便面的经典吃法也同样被很快开发了出来,熬完一个通宵大夜以后,吃一碗香喷喷的火腿肠方便面,绝对是极致的享受了——就是实验室里的味道,折磨人一点。
听说井熙是生产状元肠那个工厂的子弟,不少人都想跟她走后门买点状元肠,只可惜电话打过去,姐姐说现在厂里的状元肠和皮冻肠都是一出来就抢空了,连厂里人都吃不着。
“现在厂里正在扩大生产线,可能再过一阵子,就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了。”井熙也只能无奈的回复人家。
张成栋那边也已经忙疯了,肉联厂催着生产更多台机器,不少其他单位的也慕名来求购,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后年,就这样,还有不少愿意加钱插队的。
“咱们赚翻了!”张成栋在电话那头嘶吼着叫,“彻底赚翻了!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生产线的收益是一部分,皮冻肠的分红是另一个大头,大几百万的收益,确实是这个年代难得一见的大钱。
但是跟米国那边比起来,这笔钱好像也没那么多了。
彭文那边最新的账面数字,已经爬到了八千多万,离亿元大关,好像也近在咫尺了。
井熙一头雾水:“我之前不是还提走了一部分收益吗?怎么转眼又翻了好几倍?”
原来彭文听了井熙之前的判断,不但做日元,转手还做了马克,与此同时还投资了一把小本子的地产和股市,又大赚了一把。
井熙一阵沉默:“记得在泡沫破灭前全都抛售干净,可别被套住了。” ↑返回顶部↑
这天是周末,毕宇珊回家改善改善伙食,在家里的餐桌边,她忽然听到一阵很欢快的音乐声。
一抬头,就看见屏幕上是一排正在跳舞的火腿肠,富有弹性的红色肉肠摇摇摆摆,形象鲜明而可爱,含肉量高达85%的广告词,仿佛带着直接从屏幕里透出来的肉香气。
“这个状元肠最近卖得可火了,”毕宇珊的妈妈带着抱怨语气说,“你爸爸又拉不下脸去跟别人抢,气得我哟……”
“我一个同学家里好像是这个厂的,”毕宇珊还记得井熙刚开学时候带来的一箱状元肠,“要不要我帮你去问一问。”
“那就太好了,你帮我问问能不能多买点,隔壁你陈阿姨抢到了五根,还特地到我面前炫耀来着,嘁,有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她儿子成绩不如咱们家闺女嘛!几根状元肠而已。”
毕宇珊忍不住笑着点头。
这时候,江流肉联厂已经闹翻了天。
谁都没有想到,短短几十秒的广告,效果竟然会这么好。
仓库里成堆的火腿肠库存只用了三天就全部清空,周边的生猪存栏,能收的都收到了,姚厂长只能往其他省跑,试图调到更多的生猪来满足生产。
状元肠生产车间之前已经扩充到30条生产线,可就算三班倒,所有的机器没日没夜的开工,也依然无法满足蜂拥而来的订单。
这时候,再没有人质疑姚厂长的决定了,井媛这个供销部的副主任也成了进货商眼中的大红人,谁都想比别人更早拿到货,甚至还有人直接坐到厂门口哭,说是要是不能把状元肠拉回去,就无颜见家乡父老。
井媛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种景象,所有人都在要货要货要货,好像突然之间,全国就为了一条小小的状元肠疯狂了起来。
事实上不仅仅是状元肠成了抢手货,价格便宜,味道也不差的皮冻肠同样也非常受欢迎,还有香甜的玉米肠,也是许多人青睐的对象。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肉联厂里的相关产品,都彻底卖疯了。
拉货的大车一辆辆的离开,但是后面排队等着的大车依然是一条看不到头的长龙,人们大呼小叫的在厂门口扎着堆,伸着脖子,急切的等待着,而刚下线还热乎乎的新产品,也总是在下一秒就被哄抢一空。
井媛知道,他们厂,这回是真真正正的火了。
————
井熙也突然发现,最近就连最忙的实验室里,也开始聊起了状元肠,甚至还有无聊的科研狗测状元肠和皮冻肠的电导率,也不知道是不是准备往食品专业发展。
状元肠配方便面的经典吃法也同样被很快开发了出来,熬完一个通宵大夜以后,吃一碗香喷喷的火腿肠方便面,绝对是极致的享受了——就是实验室里的味道,折磨人一点。
听说井熙是生产状元肠那个工厂的子弟,不少人都想跟她走后门买点状元肠,只可惜电话打过去,姐姐说现在厂里的状元肠和皮冻肠都是一出来就抢空了,连厂里人都吃不着。
“现在厂里正在扩大生产线,可能再过一阵子,就能够满足市场的要求了。”井熙也只能无奈的回复人家。
张成栋那边也已经忙疯了,肉联厂催着生产更多台机器,不少其他单位的也慕名来求购,工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后年,就这样,还有不少愿意加钱插队的。
“咱们赚翻了!”张成栋在电话那头嘶吼着叫,“彻底赚翻了!我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的钱!”
生产线的收益是一部分,皮冻肠的分红是另一个大头,大几百万的收益,确实是这个年代难得一见的大钱。
但是跟米国那边比起来,这笔钱好像也没那么多了。
彭文那边最新的账面数字,已经爬到了八千多万,离亿元大关,好像也近在咫尺了。
井熙一头雾水:“我之前不是还提走了一部分收益吗?怎么转眼又翻了好几倍?”
原来彭文听了井熙之前的判断,不但做日元,转手还做了马克,与此同时还投资了一把小本子的地产和股市,又大赚了一把。
井熙一阵沉默:“记得在泡沫破灭前全都抛售干净,可别被套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