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家的小娘子 第24节(3 / 4)
很显然,这个人在等李砚。
灰衣男子就是那位夏姓秀才。
林菀最后抱了抱李砚,心情恢复了几分,“那相公去吧,别叫人家久等,我在家等你。”
李砚也知耽误不得了,临了捏了捏她的手指,同她告别,“娘子再见,等我回来。”
今日太阳未出,也没有风。
他们就在这夹带几丝凉意的正月,在容纳天涯客的客栈前分别了,各自走向别处。
*
第25章 25
从悦来客栈离开后, 林菀径直往回春堂那条街走去,这条街名为棉花街,沿街住着的居民不少, 一路上过去碰到不少赶早卖菜的农户,有一两个来得早的,摊子上的菜都没剩多少了。
不过,现在田间地头刚刚解冻, 也没什么青菜就是了。
一眼看过去, 摊位上大部分的卖货都是鸡鸭, 蛋肉这些东西。
她一路走过来, 仔细找了几圈, 发现卖鱼的特别少,几条街找不出三家。
林菀不欲买什么东西,对街边招呼叫卖的商贩充耳不闻,她今日来回春堂是有正事的, 想到这她下意识地拢了拢袖中的东西,确认一遍还在, 才缓了些步子。
回春堂坐落在棉花街的尽头, 门头匾额上书写着“回春堂”三个大字。字体笔酣墨饱, 苍劲有力,颇有韵味。
这座二进小院, 前头改了布局做了医馆, 后面院子则是医馆主人一家子平日住的地方。
这家医馆在青云镇上开了有些年头了, 主家姓陈, 就是之前丽娘腊月里难产那天她见过的那位白胡须老大夫。
那日的事儿说来也巧, 老大夫年事已高,平日里也只是在镇上偶尔看诊, 那出得起诊金的也多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换作旁人想要请他上门多半是会被拒的。
而那日风雪交加,道路湿滑难行,可老大夫还是冒雪前来,这里头有天意也有部分人为原因。
说是天意,则是那日医馆里全部大夫都出诊了,只留了老大夫一个人在医馆留守,林德兴去的时候就只寻到他。
开始老大夫的家人是极力阻止,不让他出门的,主要担心他年纪大了,万一在路上发生什么意外,但老大夫医者仁心不愿见死不救,所以思忖一番,还是想要跟着林德兴去一趟。
可是,老大夫的儿媳王氏却是迟迟下定不了决心,放人冒雪出门,因着老人的儿子也就是她男人外出了,如果她今天点了这个头,若是老人家半途出了事,她没法对全家交代。
就在两方僵持不下时,林德兴蓦地一下想起他阿娘来,话说这张媒婆放眼十里八乡那都是十分出名的,全因她极会做媒,张媒婆其人不但会做媒,为人处世也是极其圆滑漂亮。
张媒婆这人十分爱惜自己的名声,从不轻易接活儿,每次牵线搭桥前都会多方打探才会应承下来。凡经她手撮合的姻缘没有一桩是差的,所以,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为自己儿女操持婚事前,总是喜欢事先找她打探一番。
同时,张媒婆在官媒中也领了个不大不小的差事,她本身认识的人也多,是以,消息极其灵通,谁家有好儿郎;谁家子孙不学无术;谁家家里头腌臜事儿多,她心里都门儿清。
连松云县县城里的几户商户家的闺中小姐,都是靠了张媒婆的大力保媒才得了官家太太的身份,所以这张媒婆不可谓不厉害。
林德兴是知道老大夫家中有一位公子最近正在议亲的,因为前些日子他无意间私下撞见过一回,不过不知是什么原因好像没成。
如今,他试探性地自报家门,特意说了他阿娘是谁,没想到,王氏听罢,竟然有松口的架势。
林德兴先前料想得不错,王氏家中确实是有正在议亲的儿郎,正是那日他撞见的陈家小公子陈清林,但陈清林的婚事不急,男子晚个一两年没什么大不了,相反成熟些再谈婚论嫁更好。
先前相看也是不好拒绝对方,没成想两人互相没看上,这事也就作罢。
王氏真正忧心的是跟陈清林一母同胞的龙凤胎妹妹陈清淼的婚事,这桩事儿才当真让她头疼不已。 ↑返回顶部↑
灰衣男子就是那位夏姓秀才。
林菀最后抱了抱李砚,心情恢复了几分,“那相公去吧,别叫人家久等,我在家等你。”
李砚也知耽误不得了,临了捏了捏她的手指,同她告别,“娘子再见,等我回来。”
今日太阳未出,也没有风。
他们就在这夹带几丝凉意的正月,在容纳天涯客的客栈前分别了,各自走向别处。
*
第25章 25
从悦来客栈离开后, 林菀径直往回春堂那条街走去,这条街名为棉花街,沿街住着的居民不少, 一路上过去碰到不少赶早卖菜的农户,有一两个来得早的,摊子上的菜都没剩多少了。
不过,现在田间地头刚刚解冻, 也没什么青菜就是了。
一眼看过去, 摊位上大部分的卖货都是鸡鸭, 蛋肉这些东西。
她一路走过来, 仔细找了几圈, 发现卖鱼的特别少,几条街找不出三家。
林菀不欲买什么东西,对街边招呼叫卖的商贩充耳不闻,她今日来回春堂是有正事的, 想到这她下意识地拢了拢袖中的东西,确认一遍还在, 才缓了些步子。
回春堂坐落在棉花街的尽头, 门头匾额上书写着“回春堂”三个大字。字体笔酣墨饱, 苍劲有力,颇有韵味。
这座二进小院, 前头改了布局做了医馆, 后面院子则是医馆主人一家子平日住的地方。
这家医馆在青云镇上开了有些年头了, 主家姓陈, 就是之前丽娘腊月里难产那天她见过的那位白胡须老大夫。
那日的事儿说来也巧, 老大夫年事已高,平日里也只是在镇上偶尔看诊, 那出得起诊金的也多是镇上有头有脸的人物,换作旁人想要请他上门多半是会被拒的。
而那日风雪交加,道路湿滑难行,可老大夫还是冒雪前来,这里头有天意也有部分人为原因。
说是天意,则是那日医馆里全部大夫都出诊了,只留了老大夫一个人在医馆留守,林德兴去的时候就只寻到他。
开始老大夫的家人是极力阻止,不让他出门的,主要担心他年纪大了,万一在路上发生什么意外,但老大夫医者仁心不愿见死不救,所以思忖一番,还是想要跟着林德兴去一趟。
可是,老大夫的儿媳王氏却是迟迟下定不了决心,放人冒雪出门,因着老人的儿子也就是她男人外出了,如果她今天点了这个头,若是老人家半途出了事,她没法对全家交代。
就在两方僵持不下时,林德兴蓦地一下想起他阿娘来,话说这张媒婆放眼十里八乡那都是十分出名的,全因她极会做媒,张媒婆其人不但会做媒,为人处世也是极其圆滑漂亮。
张媒婆这人十分爱惜自己的名声,从不轻易接活儿,每次牵线搭桥前都会多方打探才会应承下来。凡经她手撮合的姻缘没有一桩是差的,所以,镇上有头有脸的人家,为自己儿女操持婚事前,总是喜欢事先找她打探一番。
同时,张媒婆在官媒中也领了个不大不小的差事,她本身认识的人也多,是以,消息极其灵通,谁家有好儿郎;谁家子孙不学无术;谁家家里头腌臜事儿多,她心里都门儿清。
连松云县县城里的几户商户家的闺中小姐,都是靠了张媒婆的大力保媒才得了官家太太的身份,所以这张媒婆不可谓不厉害。
林德兴是知道老大夫家中有一位公子最近正在议亲的,因为前些日子他无意间私下撞见过一回,不过不知是什么原因好像没成。
如今,他试探性地自报家门,特意说了他阿娘是谁,没想到,王氏听罢,竟然有松口的架势。
林德兴先前料想得不错,王氏家中确实是有正在议亲的儿郎,正是那日他撞见的陈家小公子陈清林,但陈清林的婚事不急,男子晚个一两年没什么大不了,相反成熟些再谈婚论嫁更好。
先前相看也是不好拒绝对方,没成想两人互相没看上,这事也就作罢。
王氏真正忧心的是跟陈清林一母同胞的龙凤胎妹妹陈清淼的婚事,这桩事儿才当真让她头疼不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