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3 / 4)
不少人都动了心。
无独有偶,陈淮书也正在同好友讨论此事:“要不,咱们也去碰一碰运气?”
杨毅恬老实道:“你们俩去就行了,听说还有考试,我一碰到考试便头大,还是不要掺和了。”
他虽然在户部做出了成绩,但是读书考试实在不是他的强项。
陈淮书看向周文津,其实他觉得周文津更需要这次的机会。这家伙之前无意间结识了一位高门贵女,双方一见钟情,无奈那位姑娘家中看不上周文津,觉得他家世寒微。
周文津对此心中有数,从未纠缠过,可惜那位姑娘家里却唯恐他痴心妄想,特意派人寻了周文津的母亲,说了些不好听的话。
周母一家孤儿寡母,哪里见过这等架势?被人欺负了都不敢吱声,还是隔壁邻居偷偷告诉了周文津等。
陈淮书几人听闻之后气愤得不行,想去质问却被周文津给拦住了。
周文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配不上,无意再起争执。
陈淮书当场没有发作,但是等了半个月却联合杨毅恬将那家长子套了麻袋打了一顿。如今嫁娶是门当户对不假,可是周文津与那姑娘不过是见了两面,发乎情,止乎礼,又并未逾矩,怎么就要受到此番羞辱了?
陈淮书拍着周文津的胳膊,鼓励道:“太子宾客名额有四,还是正三品,你要不试试?”
周文津的确下定决心要去试一番。
即便五皇子不是傅怀瑾的亲外甥,他也是得试的。自己出身太低了,哪怕如今为官有了起色,仍然不够。
与他相比,吴之焕更擅把握机会,入了鸿胪寺之后先后出使突厥跟安南,如今仍在经略南边尚未回程,来日回京,凭着这份功劳必能高升。同行之人都在往上爬,就连杜宁都跑去西北做副都护了,他更不能有所松懈。
唯有往上爬,才能让母亲跟一双弟妹过上好日子,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这三人说得坦然,然而其他人便不同了,不少人自持身份,不愿意表露出来。
礼部与翰林院的诸官员都心事重重,弘文馆从前的先生都被革了,自从上回考校了周景渊之后,皇上便对弘文馆的先生意见颇大,觉得他们光拿俸禄不干事儿,这么多人教育皇子皇孙,结果到头来还没有人家安老先生跟傅朝瑜教出来的学生好。
于是乎,弘文馆的先生全都受到牵连,这些先生大多都是翰林院官员兼的。
弘文馆教的是皇子皇孙,崇文馆教的是当朝储君,如今两边都重新选人。礼部觉得偌大的朝廷唯有他们能担此大任,可翰林院的官员却也觉得,只要给他们机会必能够一雪前耻。
礼部尚书试探着问:“如今崇文馆尽数空出,方大人可有什么安排?”
翰林学士捻须哂笑:“自然是听圣上的安排,若圣上觉得翰林院可教储君,翰林院上下必全力以赴。”
旁边的郑青州探过头来:“你们难道就不主动争取?”
翰林学士面露尴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怎么好意思说实话?
王桦也凑了凑热闹:“这活儿还挺适合你们翰林院的,毕竟你们那地方清闲,可不像我们工部,整日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这时间。”
礼部几个官员听到王桦说这差事适合翰林院,眼刀子立马递上来了。
王桦毫无所觉。
孙明达跟王纪美笑呵呵地走过来,孙明达看热闹不嫌事大:“论起教书育人,国子监当仁不让,本官觉得东宫这些属官国子监官员都能胜任。”
礼部尚书与翰林学士都回过头,笑意不达眼底:“是吗?”
孙明达:“可不就是吗?”
他年纪大了,不准备再去崇文馆了,不过三师、三少若是缺人的话可以去兼一兼。即便孙明达不愿承认,可国子监开馆这么多年,还从未有哪个监生比傅朝瑜更聪慧。外甥多像舅,傅朝瑜智多近妖,五殿下定然也不惶多让。而且他观察了几日,觉得这位小殿下应当没有他舅舅那么喜欢气人。 ↑返回顶部↑
无独有偶,陈淮书也正在同好友讨论此事:“要不,咱们也去碰一碰运气?”
杨毅恬老实道:“你们俩去就行了,听说还有考试,我一碰到考试便头大,还是不要掺和了。”
他虽然在户部做出了成绩,但是读书考试实在不是他的强项。
陈淮书看向周文津,其实他觉得周文津更需要这次的机会。这家伙之前无意间结识了一位高门贵女,双方一见钟情,无奈那位姑娘家中看不上周文津,觉得他家世寒微。
周文津对此心中有数,从未纠缠过,可惜那位姑娘家里却唯恐他痴心妄想,特意派人寻了周文津的母亲,说了些不好听的话。
周母一家孤儿寡母,哪里见过这等架势?被人欺负了都不敢吱声,还是隔壁邻居偷偷告诉了周文津等。
陈淮书几人听闻之后气愤得不行,想去质问却被周文津给拦住了。
周文津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配不上,无意再起争执。
陈淮书当场没有发作,但是等了半个月却联合杨毅恬将那家长子套了麻袋打了一顿。如今嫁娶是门当户对不假,可是周文津与那姑娘不过是见了两面,发乎情,止乎礼,又并未逾矩,怎么就要受到此番羞辱了?
陈淮书拍着周文津的胳膊,鼓励道:“太子宾客名额有四,还是正三品,你要不试试?”
周文津的确下定决心要去试一番。
即便五皇子不是傅怀瑾的亲外甥,他也是得试的。自己出身太低了,哪怕如今为官有了起色,仍然不够。
与他相比,吴之焕更擅把握机会,入了鸿胪寺之后先后出使突厥跟安南,如今仍在经略南边尚未回程,来日回京,凭着这份功劳必能高升。同行之人都在往上爬,就连杜宁都跑去西北做副都护了,他更不能有所松懈。
唯有往上爬,才能让母亲跟一双弟妹过上好日子,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这三人说得坦然,然而其他人便不同了,不少人自持身份,不愿意表露出来。
礼部与翰林院的诸官员都心事重重,弘文馆从前的先生都被革了,自从上回考校了周景渊之后,皇上便对弘文馆的先生意见颇大,觉得他们光拿俸禄不干事儿,这么多人教育皇子皇孙,结果到头来还没有人家安老先生跟傅朝瑜教出来的学生好。
于是乎,弘文馆的先生全都受到牵连,这些先生大多都是翰林院官员兼的。
弘文馆教的是皇子皇孙,崇文馆教的是当朝储君,如今两边都重新选人。礼部觉得偌大的朝廷唯有他们能担此大任,可翰林院的官员却也觉得,只要给他们机会必能够一雪前耻。
礼部尚书试探着问:“如今崇文馆尽数空出,方大人可有什么安排?”
翰林学士捻须哂笑:“自然是听圣上的安排,若圣上觉得翰林院可教储君,翰林院上下必全力以赴。”
旁边的郑青州探过头来:“你们难道就不主动争取?”
翰林学士面露尴尬,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怎么好意思说实话?
王桦也凑了凑热闹:“这活儿还挺适合你们翰林院的,毕竟你们那地方清闲,可不像我们工部,整日忙得晕头转向,根本没这时间。”
礼部几个官员听到王桦说这差事适合翰林院,眼刀子立马递上来了。
王桦毫无所觉。
孙明达跟王纪美笑呵呵地走过来,孙明达看热闹不嫌事大:“论起教书育人,国子监当仁不让,本官觉得东宫这些属官国子监官员都能胜任。”
礼部尚书与翰林学士都回过头,笑意不达眼底:“是吗?”
孙明达:“可不就是吗?”
他年纪大了,不准备再去崇文馆了,不过三师、三少若是缺人的话可以去兼一兼。即便孙明达不愿承认,可国子监开馆这么多年,还从未有哪个监生比傅朝瑜更聪慧。外甥多像舅,傅朝瑜智多近妖,五殿下定然也不惶多让。而且他观察了几日,觉得这位小殿下应当没有他舅舅那么喜欢气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