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终章启程(20 / 20)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这是你师傅给你的——”
  “师傅教过我,只要心中有枪,草木皆可为用,不必拘泥于枪形……再说,跟我比起来,小姐要面对的危险肯定更多,我现在还在养伤呢,上不了战场……你就收下吧,来日再还给我——”
  云禄慢慢把目光从枪身移到了赵云脸上,我看不到她的眼睛,但感觉她在深深凝视着赵云。
  “我不能给你做什么保证,”良久后,云禄用非常非常轻的声音开口说道,我几乎听不清,“什么也不能,真的……甚至也许没办法报答你……你明白吗?”
  “我明白。”赵云坚定地、不带一丝犹豫地点了点头。
  “即使这样你还要……”
  “是的。”
  “哎……”妹妹别过脸,垂下眼帘,几乎无声地叹了口气,“那……云禄恭敬地拜领了……”
  那晚剩下的时间没有再发生什么特别的事。大哥看到云禄收下了礼物,似乎比较满意地走了。赵云好像完成了某个使命,跟云禄和我们道别后,也走了。人们渐渐散去,篝火旁的影子逐渐变得稀稀寥寥,变得冷清。
  月华如水,云禄换了个姿势,抱着双膝,静静地坐在那里,仰望着夜空中那一轮玉蟾,长长的凤翅在微风中摇摆。她坐了很久很久,周围的人都快走完了,直到我提醒她明天还要早起,她才跟小玉和我回营。
  次日,我们把喂饱的马儿们牵了过来,安上了辔头,套在三辆车前面。一辆车打头,一辆车用作女孩们的卧房,还有一辆专放行李。所有的行李都收拾好,搬上了车。有冬装毛衣、棉裤、棉袄、长靴、丝绸围巾、羊毛手套,棉毡帽;有夏装长裙、短裙、短褂、披肩、开襟衫、绣花鞋、布袍、丝带;有绣着花纹的被褥和厚毛毯。衣服上面妥善地堆迭着光滑的木筷、木勺、彩釉碗、陶壶、铁锅、铁桶,还有几个白瓷小酒杯。
  跟器皿稍微隔开一点,堆成垛儿的是赏赐的大批黄金、白银、铜贯、上等蜀锦,一大沓柔软的纸,砚台,瓶装墨汁,几支兼毫毛笔,一份效力最高的通关文牒和给关羽的刘备亲笔信。凭着这些,在蜀国境内可以畅通无阻,偶尔满足小玉有些奢侈的要求也不成问题。
  靠着车厢侧面摆放着一把柴刀、菜刀、打磨工具、燧石、火折子、蜡烛、香油,各种跌打损伤的药膏,绷带,驱蚊虫的熏香,汉中与荆襄的地图,一大卷胶布,可以导引方向的磁针,针线盒,伞,以及应付各种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的备用物品,能想到的我都精简地放进去了。
  在车厢最里面,小心收藏着小玉的夜明珠、皮箱,云禄的翠云铠、紫金冠、眉心坠,我的香囊、戒指和所有的首饰、贵重品。而在靠近车门的地方,则堆放着风干的肉脯、腊肠、馒头、面粉、蔬果干儿,还有两大桶干净水和几瓶作为奢侈品的葡萄酒……
  在营外,刘备带领着一帮幕僚送别我们,除了大哥、赵云,征西将军黄忠,征虏将军张飞,护军将军法正,还有御史大夫、中丞、主簿,县尉,各曹长……临行嘱咐,情意切切。小玉并不在乎这种离别,云禄似乎在压抑着自己,我则没什么情感……因而告别的过程简洁而又迅速,我谦敬地对他们深深地行礼,然后登上马车,挥动缰绳,驾车驶向了城门。倒是送行的人眷恋不舍,“保重”、“后会有期”的声音一直从后方传来。
  进入高大的城门,在幽暗深邃的门洞里穿行,有种从今生奔向来世的错觉,出口仿佛永无止尽……然而最终马车还是驶了出去,一头扎进深秋最后的晴空下,沐浴在和煦的阳光里。
  两个女孩在我身后,不知在做什么,一路无人说话,只有车轮骨碌碌地转动,我没有回头看。
  山谷早已清空,我们驶在静谧的羊肠小道上。油松、龙柏站得笔直,梧桐和银杏落叶飘飘,夹桃竹的绿枝点缀在岩石中,山崖上攀附着茂密的紫藤和爬山虎,山脚下淡粉的丁香和有些枯萎的芍药微微摇曳,车轮碾过青黄相接的天鹅绒草和三色堇掉落的花瓣……我们与阳平关渐行渐远。
  别了,汉中。别了,那里的一切。
  回想着曾经发生在这条山道上的战斗,感慨油然而生。自己从一个生活在父兄庇佑下的青涩少年,成长为如今必须独当一面的男子汉、管理者,经历了亲人的离别,自我的重生,耗费了青春中最宝贵的年华……起兵伐魏之时,断然想不到会有这般遭遇……前方还有什么等着我们?
  我不知道。等待我们的,只有未知。
  前路漫漫,但无论如何要做的事不会变。保护最爱的亲人,履行命定的使命。这是早已决定好的。
  命运,是否像那骨碌碌的车轮,开始悄然转动?
  一圈又一圈,永不停歇,向着它的归宿前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