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圣上身陷囹圄,老奴无能为力,其实一切早在城破的那日就注定了。quot;
  “臣与不臣又有何妨?谁来做这个皇帝又有何妨?与我无关。与其做生,宁愿做熟,老奴只求若有一日,公主有能力,请一定要救出圣上。”
  说着,刘俭拜了下来。
  第92章
  元贞连忙去扶他,心情也分外复杂。
  这是来之前就预料到的结果,可刘俭这一番说词依旧让她动容。
  自打上京城破,她见过许多许多人,只有那么几个人一直惦着想救出她爹,大多数的人都想的是自己。
  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情,理智告诉她眼下局势并不适合救她爹出来,只会让本来就乱的场面更乱,她布置的一切都将功亏一篑。
  他留在北戎不会死,如此好的能够拿捏昊国的把柄,慕容兴吉不会轻举妄动。
  甚至日子过得不会太差,毕竟昊国皇族都身娇体弱,北戎人也都知道,一些重要的人物不会遭受太过的虐待,顶多是一些不会伤害身体的屈辱。
  前世慕容兴吉就是借此拿捏她,她也是后来才明白这个道理。
  可感情上--
  她又怎可能没想过要救出他。
  那毕竟是疼了她多年的爹爹,哪怕父女之间因为一些事有了隔阂,可从本心上来讲,她依旧希望他可以好好的,顺顺遂遂的。
  “刘叔,我知道有些话说起来很苍白,毕竟人心难测。我只能说,若有一日,我有了能力,必然会倾尽所能去救出爹爹。”
  刘俭拍了拍她的手,顺势站了起来。
  quot;好,这样就好。老奴相信公主一定会有这份心。quot;
  这就是刘俭为何会说出‘臣与不臣’那番话的原因所在,其实摆在他面前的路很窄,要么他就此归乡,以后不再问世事,但凡他还惦着想救出宣仁帝,能选择的只有元贞和杨變。
  皇帝的身份确实极好,但很多时候也会是一种弊端。
  他为何说做生不如做熟?
  因为若换做七皇子登基上位,且不说他年幼,很容易就被大臣左右了想法。他与宣仁帝没有感情,哪怕有感情,也不会重到他愿意放弃皇位去救出亲爹。
  前面的皇帝回来了,后面的皇帝还算皇帝吗?
  昊国的礼法纲纪造就了儿子在爹面前天然弱势,恐怕傻子也知道不能让宣仁帝回来。
  而这江山易主给其他人,人家就更不会有这个想法了,巴不得在北戎那边的宣仁帝和有皇家血脉的人早死早超生,以免自己在法理上站不住脚。
  只有元贞和杨變,从身份来说是女儿女婿,天然具有优势,而元贞又与宣仁帝感情深厚。
  而救宣仁帝回来,并不会影响他们什么。
  杨變但凡聪明一点,就会在自己地位稳固后,把前朝的皇帝也是自己的岳父救回来,以此来宣示自己的仁德,并让自己在法理上站稳脚跟。
  毕竟他这并不属于谋朝篡位,只是无奈之下的力挽狂澜。而在大势已定的情况下,宣仁帝回来并不影响什么,反而对他来说有好处。
  元贞算计刘俭的同时,刘俭何尝不也在算计她,只是这种算计彼此心知肚明,算是一种合则两成的结果。
  当然此法的前提是,元贞能一直握有权柄,能制约住身为丈夫的杨變,不会像有些妇人那样,一旦无事后就退居后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